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42章 林月也玩了一次跑马圈地

在陵城待了好几天,兵分两路,一路是陶学奎与他的师弟张成商议煤炭集团的财务管理。

张成是陵城人,也是做财务的账房先生,这次到陵城,陶学奎负责选拔和考察账房先生,账房先生做账的能力和作人的人品都很重要,陶学奎推荐了张成,林月就聘了张成为陵城煤炭集团的财务总监,煤炭集团的财务怎么做账,怎么管理,这些都由陶学奎负责,两人对财务都很精通,按照林月的要求,很快就将陵城煤炭集团的财务帐建了起来。

林月这一路,自然就是福临和林月两人,福临再也不愿意林月离开他的视线,他像个二鲁才,紧紧跟着林月,生怕林月再来一次好奇,又不见了踪影。

这次林月专门到了陵临寺,陵临寺距袁家煤窑很近,这个坐标与前世的陵城煤矿中心没有问题。

林月看着寺庙里鼎盛的香火,熙熙攘攘前来顶礼膜拜的香客和虔诚念经的和尚,心里就十分感概,这么好的一座寺庙,三百年后会被人为拆毁,荡然无存,可惜这个年代没有照相机,前世的人对陵临寺明末清初时的样子无人知晓,林月深感遗憾。

接下来的几天,林月一直都在与袁福喜等人商量煤炭集团运作方式,袁福喜真不愧是开煤窑的行家里手,对林月讲的意思和要求一点就通,响鼓不用重锤。很快将陵城的矿人,矿头,采煤工以及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架构运作了起来。袁福喜的大儿子袁雷,既是爹的得力帮手,又成为煤炭集团的骨干。

林月离开陵城的时候,集团公司旗下就有了大大小小二十几个煤窑,简迪元见袁福喜当了集团公司总经理,自知在袁福喜面前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,不敢再做采煤生意,袁福喜就将简迪元的煤窑收归了集团公司所有。

现在集团公司旗下的煤窑规模都不大,采煤方式也很原始,林月将自己知道的开采方法一并教给了袁福喜,比如将独眼井改为双眼井,将人工背煤改为拉筐运输,将提煤和排水,由人力改为滑车,以骡马牵引....,同时又做了扩大规模增加产能的规划。

遗憾的是,这个年代生产力水平太低,科技发展也太落后,限于条件,只能在原基础上尽可能的实行技改。其实很多技改项目,袁福喜都是知道的,对煤炭开采,他已经是这个时代少有的专家,只不过所有的技改都很花钱罢了,以前自己资金有限,想改没钱改,现在煤炭集团有钱了,技改就不难,按照林月的要求,袁福喜将各项技改都迅速稳定推进起来。

煤炭集团必须建一个煤炭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